又是回台灣時發生的事...
平時隱居在西半球當個家庭主婦, 最大的擔憂就是經濟不景氣,
先生到底何時才領得到薪水, 或是會不會被裁員, 再不然就是裁員
後能找得到另一份工作嗎? 其它的倒是一片祥和, 想一想, 當初經
濟來源有父母親罩著的時候日子過得還真是無憂無慮.
這一趟回台灣跟幾個老朋友聯絡, 立志生孩子的果真又有了,
想找男友的還仍在努力當中, 這家庭有問題的也衍生為風暴了, 詳
細的細節雖不便說明, 但是整件事情的發生卻讓我又明白了一個
道理, 說來說去就是父母親對待孩子不公平造成社會上另一樁家
庭革命. 台灣傳統家庭以長子為重, 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的啦, 所
以媽媽一旦生了個能傳宗接的兒子就算是完成了重責大任, 殊不
知, 時代不一樣了, 現在女兒比兒子貼心, 女兒嫁出去了心還想著
娘家, 兒子反而為了追老婆把自己的父母都拋到九霄雲外 , 說到
這裡, 自我反省一下, 八嘴克的生活繞著我轉, 就像許多其他娶了
老婆的人一樣, 不過我還算是個有良心的媳婦吧
對於父母親不平等的對待, 我們最常聽到下面這句話:
{ 我知道他們供我吃住, 讓我念書, 但是我要的不是這個,
我要的只是他們多一點點的關心 !}
我也曾經認為我的父母親一點都不關心我, 從小到大他們從不
曾參加過我任何的活動, 可以說是, 回憶過去的生活, 有一段很長
的時間好像看不到他們, 但我印象中, 我爸老是對堂哥表弟特別
好, 他超想有一個兒子. 小時候我還不知甚麼是重男輕女, 到了叛
逆期, 上面那句話也讓我多愁善感了一陣子, 後來自己結婚了, 住
的地方離父母親比八千里路還遠, 即使過了這麼久, 老爸仍然想要
個兒子, 甚至是讓表弟來認乾爹, 但是這時的我已經明白 "供我吃
住, 讓我念書" 的背後包含了多少犧牲, 耐心和辛苦, 或許父母親
表現出來的不是我們可以接受的, 甚至覺得不公平, 但是沒有愛就
不會犧牲他們自己來 "供我吃住, 讓我念書", 部分不婚主義者或
有些不想生育者就是最好的對照. 所以當我們再聽到:
{ 阿我是無給你甲, 無給你住, 阿是無給你讀册? } 時,
除了傷心的覺得我要的不是這些, 也想想在這些事情的背後隱
著多少父母對子女沒有比現出來的愛. 父母親的傳統思想很難改
變, 做到公平更是一項困難的任務, 但是我們可以退一步, 換個角
度看, 換個角度想, 體諒父母的傳統思想, 我老爸總是說: [ 事情
都有2面 ] (他和姑姑修了金庸後正式拜入太極正宗, 現在道行超
高) 這樣心情也會好一點.